重磅
福州地鐵遠期/遠景規劃公示
遠期計劃到2035年,布局線網16條
含市區線12條+市域線3條+F1線
遠景計劃到2050年,布局線網20條
含市區線13條+市域線6條+F1線
其中多條線路方案有調整
具體如下↓↓↓
3月21日,福州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(2021年修編)公示。內容提到,為更好地匹配福州城市發展要求,支撐“東進南下、沿江向海、山海協同”的全域空間發展格局,服務引導城市發展從“單中心”向“多中心、組團式、網絡化”轉變,福州地鐵集團及時組織開展研究,并根據省住建廳組織的專家技術審查意見修改完善。本次公示時間為2022年3月21日至4月20日。
公示內容主要如下——
遠期規劃年度為2035年,與正在編制的福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遠期年度一致,遠期線網規劃重點范圍為福州市中心城區。
遠景規劃年度為2050年,遠景線網規劃范圍拓展至福州市域。
提高軌道線網密度。遠期及遠景中心城區線網密度達到0.8km/k㎡以上。
加大軌道站點覆蓋率。遠期規劃站點800米范圍覆蓋中心城區人口和崗位數達到55%以上;遠景規劃站點800米范圍覆蓋中心城區人口和崗位數達到65%以上。
提升軌道出行效率。遠期福州主城區與濱海新城實現半小時直達;福州主城核心區至三江口副中心、科學城副中心及周邊外圍組團實現30分鐘可達;單程45分鐘以內通勤客流占比提升至80%;主要對外交通樞紐至福州主城區、濱海新城、科學城副中心、三江口副中心最遠1小時基本可達。遠景進一步強化濱海新城內部聯系,空港組團、松下組團與濱海新城核心區軌道交通30分鐘左右可達。
強化主城區軌道覆蓋。改善交通擁堵,在主城區規劃增加2條南北向線路、1條東西向線路。
促進濱海新城發展。在濱海新城規劃增加1條南北向線路、1條東西向線路。
呼應“六城五品”發展目標。規劃增加預留6條市域軌道交通線路,逐步實現全域軌道交通覆蓋。
響應“中國東南(福建)科學城”戰略布局。優化提升2條線路,實現科學城副中心快速通達主城核心區和濱海新城核心區。
修編后的遠期線網由16條線路組成(含F1線),構成“環+放射、兩網互聯”的布局方案,線網總規模約621km。其中市區線12條、約424km,市域線3條、約135km,城際F1線約62km。
遠景線網由20條線路組成(含F1線),線網總規模約781km。其中市區線13條、約460km,市域線6條、約259km,城際F1線約62km。整體規劃形成“一環(4號線)兩核(主城區和濱海新城)、三聯(主城區與濱海新城3條聯系通道)八射(主城區范圍環線向外8個放射方向)”的網絡構架。
修編后的軌道交通線網對福州市空間結構中的“兩核兩心七組團”的“兩核”進行了強化,以福州主城核心區、濱海新城核心區為主構建了放射狀線網結構,對規劃三江口副中心、科學城副中心及外圍七個組團都實現了覆蓋,呼應了大福州“一主一副雙軸兩翼一區”的開放式、網絡化、集約型、生態化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發展戰略。
對比2018年批復的線網規劃修編調整方案,調整內容如下——
◆ 優化了4號線、5號線、6號線方案,完善了既有及在建線路功能;
4號線二期與此前版本基本一致。4號線(半洲-半洲)作為福州主城區環線,全長41.7公里,設31站。
5號線延伸段從倉山火車南站出發,經樟嵐站,跨江接入馬尾葆楨站,與2號線實現換乘。5號線全線(荊溪厚嶼-葆楨)長度為32公里,設22站。
6號線西延段版本較多,此次新版從潘墩出發經浦下、江南CBD后,取消與三叉街站換乘,沿大坪路/復園路通往福師大,繼而經上渡、閩江大道走向抵達洪塘。6號線全線(洪塘-國際學校)長度為51.3公里,設31站。
2號線西延段從蘇洋站出發,擬在竹岐鄉設置5站,抵達竹岐西(遠景擬接入市域S5線)。2號線全線(竹岐西-馬尾港)長度為52.2公里,設37站。
◆ 調整了3號線、原7號線(新11號線)、原8號線(新10號線)方案,進一步吻合了城市發展和國土空間總體規劃;
3號線是主城區骨干普線,此前版本較多,根據此次官方公示,3號線從戰坂出發,經龍頭路、兒童公園/新店古城、南平路、省體育中心,取消經過福州火車站,沿五四路(7號線沿長樂路)方向,經樹兜、湖東路、省立醫院、水部、南公園、達道、福機跨閩江經過倉山浦上高宅,然后跨烏龍江進入高新區海西園,經高新萬達、福耀科技大學、兩園,然后跨越大樟溪,最終抵達南通曹浦(福州西站)。3號線(戰坂-福州西站)長度為34.8公里,設26站。
10號線代替原8號線,定位烏龍江南岸外圍組團串聯科創走廊聯系線路。該線從2號線董嶼站出發,沿旗山大道走向跨大樟溪,經南通海峽農貿市場抵達尚干祥謙,與F1實現換乘。10號線(董嶼·福建師大-祥謙)長度為25.5公里,設12站。
11號線代替原7號線,定位濱海新城骨干普線。從金峰北出發(遠期預留至瑯岐、亭江),在金峰鎮與13號線換乘,隨后經臨空經濟區,在長樂機場與F1換乘,然后經漳港,沿澤竹快速路,最后抵達長樂東站、福州職教城(規劃)。11號線(金峰北-下洋)長度為31.1公里,設16站。
◆ 在主城區范圍加密了7號線、8號線、9號線,濱海新城范圍加密了12號線、13號線,進一步強化了軌道交通覆蓋,并為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發展預留了一定彈性空間;
7號線為主城區南北向普線。線路從軟件園東出發(遠景延伸至軟件園西),經過銅盤路、江厝路、省體中心,在福州火車站換乘(原為3號線),然后經過金雞山、三角池、紫陽、國貨東路、排尾,然后跨閩江至倉山,經三叉街、奧體,最后抵達東嶺路。7號線(軟件園東-東嶺路)長度為23.5公里,設16站。
8號線為主城區東西向及至閩侯快線。線路從閩侯甘蔗青岐出發,經過甘蔗、荊溪(換乘5號線),然后經軟件園、梅亭、金牛山、福大、工業路/上浦路、祥坂、華僑中學、南公園、國貨東路、光明港、三遠、萬科金融港,然后跨閩江經會展中心,最后抵達福州南站。8號線(青岐-福州火車南站)長度為39.5公里,設24站。
9號線為主城區南北向普線。線路從銅盤路出發,經左海、西門(4號線換乘),然后沿白馬路經過烏山、華僑中學、上下杭,然后跨閩江經上渡、雙湖、齊安、盤嶼、六鳳洲,然后跨烏龍江通往南通,最后抵達福州西站。9號線(銅盤路-福州西站)長度為23.6公里,設15站。
12號線為遠景線路,定位為濱海新城東西向加密線。線路從馬尾港出發,經琴江、營前、首占、鶴上、洽嶼至濱海新城,最后抵達數港路。12號線(馬尾港-數港路)長度為31.5公里,設20站。
13號線定位為濱海新城南北向快線。線路從梅花鎮出發,經文嶺、金峰、濱海新城洽嶼、蓮花、濱海西、天津大學福州國際學校等,然后至長樂東站、江田鎮,最后抵達松下站(接入市域S3線)。13號線(梅花鎮-松下站)長度為38.4公里,設22站。
◆ 新增S1-S6市域軌道交通線路,拓展了市域軌道交通網絡。全長258.7公里。
市域S1線(福州火車站-江陰港城),全長65.4公里,設14座車站。功能定位為主城區至福清快線,進城利用F1線。
市域S2線(福州火車南站-連江/物流城),全長53.9公里。功能定位為福州城區至連江方向市域放射線,福州南至連江部分利用既有鐵路。
市域S3線(松下站-福清西站),全長34.7公里,設12座車站。功能定位為濱海新城至福清城區市域放射線。
市域S4線(福州西站-永泰)為遠景規劃,全長39.2公里,設10座車站。功能定位為福州城區至永泰市域放射線。
市域S5線(閩侯-福清)為遠景規劃,全長32.7公里,設7座車站。功能定位為福州城區至閩清市域放射線。
市域S6線(福清站-龍高半島)為遠景規劃,全長32.8公里,設8座車站。功能定位為福清至龍高半島市域放射線。
按照計劃,福州接下來申報的第三期建設規劃線路初步按5條地鐵線路(3號線、4號線二期、6號線西延線、7號線、8號線)以及1條祥謙至福清的市域S1線。6條線路總長共約144.8km,初步計劃今年年上報國家發改委,2024年起分批動建,至2030年全部建成。
根據此次公示,納入遠期線路(2035年)的包括9、10、11、13號線及市域S2、S3。納入遠景線路(2050年)的有12號線及市域S4、S5、S6。
需要提醒的是,上述地鐵建設具體時序、報批計劃、線路走向及站點分布需以最終批復建設信息為準,此次分析僅供參考,投資買房仍需謹慎。
擴展閱讀: